德化县纪委监委网站 > 工作动态 > 说瓷话廉 > 
我县陶瓷艺术家在中国技能大赛上获佳绩 陶瓷大赛展技能
2019-11-20 09:24:57    来源:

  11月10日,2019中国技能大赛——第五届全国陶瓷(雕塑)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成绩揭晓,我县共16位选手参赛,10位选手取得优异成绩。与本次大赛同期举行的“百鹤杯”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我县共组织26位大师、新秀参赛,14件陶瓷作品获奖。

林建胜(右一)获 中国技能大赛第一名

第五届全国陶瓷(雕塑)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现场

现场实操紧张激烈

  说起现场比赛,“很紧张”“压力大”“差点来不及”……是参赛选手们最深的感受。“太紧张了,前一天晚上十二点睡到凌晨三点醒来就睡不着了,中午饭也吃不下。”“全国轻工技术能手”获得者陈照峰回忆说。“现场操作时水都不敢喝。”同样是“全国轻工技术能手”的获得者周德健说。

  据介绍,本次竞赛分理论考试和实操竞赛两个部分,理论考试成绩占30%,包含陶瓷的生产、制作以及各个陶瓷产区所产陶瓷的特点……实操竞赛成绩占70%,现场陶瓷雕塑工比赛要求在8小时内各选手现场创作一件尺寸不小于40cm的陶瓷雕塑泥稿,作品以“新时代、新技能、新梦想”为主题进行创作,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以弘扬中国民族文化,彰显大国工匠精神,诠释新时代中国精神为宗旨。创作需具备现代创新元素,题材、 形式、技法不限。

  经过激烈的角逐,我县共16位选手参赛,10位选手取得优异成绩。其中,林建胜获得第一名,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王冬燕、陈照峰、郑雄彭、黄明玉、周德健等5人获“全国轻工技术能手”,林似钦、蔡国海、郭桂星、张节成等4人获“全国陶瓷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此外,在本次博览会上同期举行的“百鹤杯”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我县共组织26位大师、新秀参赛,14件陶瓷作品获奖,其中,“百鹤金鼎奖”2件,“百鹤奖”9件,“百鹤新锐奖”3件。获奖数位居福建省首位。

  此前,在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高岭杯”第五届全国陶瓷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暨全国职业院校陶瓷专业学生技能竞赛中,我县选手代表7人(现代生活陶艺组4人,瓷手工成型工(拉坯)职工组3人)参加总决赛,其中4位选手在现代生活陶艺与陶瓷手工成型工(拉坯)职工组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现代生活陶艺组:陈银来荣获该项目比赛成绩第二名并获“全国轻工技术能手”的荣誉称号,林晓芳获“全国陶瓷行业技术能手” 荣誉称号;陶瓷手工成型工(拉坯)职工组:郑振雷获"全国轻工技术能手"的荣誉称号,高毅获“全国陶瓷行业技术能手” 称号。

林建胜以屈原为原型创作的雕塑作品《求索》

张节成现场创作《秦时明月》

作品彰显匠心技艺

  陈照峰、周德健与其他众多参赛选手一样,是第一次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决赛,对他们来说这是一次考验,也是提升技艺的契机。近年来,我县青年陶瓷艺术家群体呈现出一种爆发式的态势,他们以自己的作品展示着进取精神和创造智慧,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陶瓷艺术的道路上,刻苦努力,锐意创新。

  弥勒佛,其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的形象,象征着包容大度、圆融自在,一直以来都是陶瓷雕塑的重要题材,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人物。此次大赛,郑雄彭就以弥勒为题材,创作了《和谐圆融》,他把弥勒所代表的和善、大度、智慧等内涵与新时代的和谐、开放、包容等精神完美结合起来,通过陶瓷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由内而外地让作品的神韵和内在的文化自然流露出来。在创作过程中,他在弥勒上加了荷花的元素,寓意和谐,也代表圣洁、美好和智慧。基座采用太湖石,让整件作品显得更加质朴厚重。“作为一名匠人,在创作每一件作品时,都要非常注重作品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刻画。”郑雄彭如是说。

  周德健的《善济似颠》,以济公斗蟋蟀为原型,逍遥自在的济公悠闲的坐于石板之上,一手执扇,一手捉住蟋蟀正在逗乐,作品将传统技法与现代技艺相结合,形象细致地展现了一场都蟋蟀的场景。周德健介绍,作品刻化的任性逍遥、游戏人生的活佛济公注重修心、不拘形式、放浪形骸,彰显的是一种自然、天真、随缘入世的度化精神,特别是他济世扶贫、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与当下弘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得益彰,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此次获得“全国陶瓷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的陶瓷新秀张节成认为,雕塑是唯一让观赏者从不同的距离和角度来欣赏的作品,一件好的雕塑是需要情感、生命、灵魂。他现场创作的《秦时明月》,以秦代人物为创作灵感,运用了“点、线、面”为雕塑设计要素,由多个几何图形融为一体构造出 端庄、大气 、雍容华贵的精神风貌。

  笑容微露,目视前方,法衣宽腰阔袖,重磅下垂……这是黄明玉现场创作的是《弘一法师》,在她看来,弘一法师的一生充满传奇,他给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此次创作,黄明玉通过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弘一法师的敬仰之情。

林似钦现场创作的《道法自然》

黄明玉现场创作《弘一法师》

  传统工艺代代传承

  此次大赛,林建胜与徒弟陈照峰、儿子林似钦分别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轻工技术能手”和“全国陶瓷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头戴高冠,身着宽袖长袍,面部清瘦,满怀忧愤,略带憔悴,双手交插置于胸前,身佩长剑,衣袍鼓起……这是林建胜在大赛现场创作的作品名为《求索》的屈原形象。林建胜告诉记者,屈原是世世代代中国人的人格标尺,作品塑造了仰望苍天、悲吟诗句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形象,展现其心忧家国、情牵百姓、勇于探索、清正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精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今天纪念屈原,是为了寻找古人精神与当下需求的连接点,以溯民族精神之源流、辟与时俱进之路径,用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民族精神为生民‘塑心’,为实践‘聚能’。”林建胜说。以分赛区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全国总决赛的林建胜,凭着精湛的雕塑功底、贴切的主题表现,以及独到的创意,在总决赛中再次夺得魁首,并被人社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陈照峰的《上善若水》作品以骑牛出关的老子为基本型,老子坐于牛背之上,硕大的牛背虚化成一座大山,服饰与牛毛自上而下汇聚成翻滚的水流,暗示天人合一、顺应自然、上善若水等哲学观念。林似钦的《道法自然》同样以老子为原型,作品中的老子,盘膝端坐岩石之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正在观察天地万物,感悟自然规律,表达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念。“《道法自然》就是想表达我国当下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秉承了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中华传统问题理念’‘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等可持续发展理念。”林似钦说。

  “传统雕塑是德化陶瓷的符号,所有创新都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林建胜说,“要把传统技艺代代传承下去。”对如何保留、继承和发扬德化传统工艺?林建胜认为,在传承过程中,要继承传统,更要融入新的东西,推陈出新,才能不断发展。“任何好的作品多要有看点,在创作时要注意形神兼备,人物不仅要传神,最终成型的作品还要有时代感。”

【责任编辑:龚岑岑】
版权所有 中共德化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德化县监察委员会 [闽ICP备10001760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技术支持:泉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