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县纪委监委网站 > 廉政时评 > 
我的履职故事 | 真心换真情,让监督有力度、有温度、有深度
2022-05-23 10:55:08    来源:德化县纪委监委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如何锚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好这“千家万户事”,是我担任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以来,一直在思考与实践的课题。近年来,按照“五个必”要求和一线工作法,我组织镇纪检监察干部将70%以上的工作时间用在一线走访,实实在在解决了不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从中,我深刻体会到乡镇纪检监察干部身处基层一线,直接与群众面对面,只有让监督走实走深走心,才能以真心换真情,守住人民的安心。

葛坑镇纪委书记、监察组组长曾伟彬(中)了解镇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要走实,让监督更有力度

群众有所求,我们要有所知,更要有所应。入户走访时,有村民向我们反映,有笔生态公益林补偿款没发给他们,怀疑是被村干部拿走了。镇纪委监察组迅速开展核查,查明该村的确有一笔生态公益林补偿款未发放给村民,由村委会主任提议经村委会统一领取,用于缴纳该村村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资金,不足部分由村财垫付。事情查清了,那必须给群众一个满意的交代,考虑到村委会主任在此事件中不存在谋取不正当利益或与他人有不正当利益往来的情况,镇纪委监察组对其进行了谈话提醒,并责成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向村民解释资金去向,赢得了村民的普遍理解。

要走心,让监督更有温度

到基层工作以来,我感受到是群众都是很纯朴的,只要你真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他们就会把你当朋友。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在对村里百香果种植大户老苏走访时,看见老苏紧锁的眉头和焦虑的眼神,我刚坐下来就赶忙问他遇到了什么烦心事。老苏叹了口气说,受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他种植的百香果出现滞销。虽然是业务外的问题,但为民分忧哪能分“内外”,回到镇里,我马上找到分管农业的副镇长,连同挂村领导一同想办法,最终采取由镇政府搭建销售平台,在镇公众号上发布销售信息,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购买的方式来帮助像老苏这样存在滞销问题的农户。我记得那几天的朋友圈里,全部是转发购买的倡议。通过努力,短时间内,全镇受疫情影响滞销的百香果全部销售一空。这件事后,我们每次到老苏家中走访,他都会不自觉的对我们竖起大拇指,村民们也更加信任我们,愿意跟我们说心里话,反映问题也更积极了。

要走深,让监督更有深度

乡镇干部要多进群众家门,才能叩开群众心门。刚到到葛坑镇任职后,我就遇到葛坑有位老信访户经常来镇里反映村干部不作为的问题,见谁都没有好脸色,镇里不少干部看到他就感到厌烦。为摸清实情,缓解矛盾,我就频繁到他家里走访,有时候白天找不到人,我就利用夜间去,一开始,他对我非常的抵触,连门都不让我进,我没有泄气,仍然不断上门走访,拉拉家常,逐步打消了他的戒心,慢慢地,他和我交流也多了起来。通过交流,我了解到他不停上访的原因是认为邻居家在建房与规划不符,他向村干部反映,但村干部怕得罪人不敢主动协调,导致他和邻居的关系一直很僵。知道实情后,我严肃批评了挂包该小组的村干部,并及时协调村建站工作人员,修改了施工方案,成功化解邻里纠纷。此后,我到村里走访,只要碰到他都会拉我到他家去坐坐,来镇上赶圩时,他也会到我办公室喝茶聊天。

葛坑镇纪委书记、监察组组长曾伟彬(右)走访本乡镇进城务工群众。

类似的事例并不少。去年来,我们共走访农村党员、困难户、信访户等六类“必访”对象614人,发现收集业务内问题6个,其中已解决6个,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问题13个。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摸实情、促落实、惠民生上,做深做细做实日常监督,推动监督落地,切实打通监督下沉“最后一公里”,为推进我县“幸福宜居的世界瓷都”建设贡献一份监督保障力量。

【责任编辑:庄秀鹃】
版权所有 中共德化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德化县监察委员会 [闽ICP备10001760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技术支持:泉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