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德化:监督护航做好“土特产”文章
近阶段,德化县水口镇湖坂村湖心岛种养专业合作社的老黄一家很是忙碌,天刚亮就一骨碌钻进了他家的桃林。沉甸甸的水蜜桃压弯了树枝,粉白透红的果实裹着层薄薄的白霜,风一吹,果香混着泥土的湿气漫过来,惹得蜜蜂嗡嗡地围着熟透的果子打转。
老黄的剪刀刚碰到果柄,水蜜桃就顺着掌心滑落,身后竹筐里,铺着稻草的桃堆小山似的,映得老黄的蓝布衫都泛起甜丝丝的光。
“今年桃子产量怎么样?价格呢?有没有什么问题还没有解决?”在桃林,水口镇纪委书记曾宪鹏与老黄面对面交流,向其了解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及产业奖补政策落实情况。
德化县地处“闽中屋脊”戴云山脉,是闽江、晋江重要水源地,又兼得浐溪滋养,山水相依的独特地理环境为其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铺就了坚实的基石。
产业发展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委紧盯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惠农政策落实、资金管理、项目推进、产业链延伸及干部作风等关键问题,开列监督清单,通过“室组乡”联动,常态化开展“蹲点式”“嵌入式”监督,进一步打通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梗阻”。
“在此前的走访中,我们发现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资金周转困难、技术指导缺乏、奖补政策落实不力等问题比较突出。”该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说道。
对此,该县纪委监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与农业农村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对发现的问题逐一反馈,压实责任,并督促相关部门从政策支持、资金帮扶、要素保障、技术指导培训等方面查缺补漏,形成“发现问题、交办问题、跟进整改”的监督闭环,着力解决企业和农户的后顾之忧。
在汤头乡福山村,2000多亩的葡萄园肆意铺展,生机盎然。“技术指导真的很关键,之前在葡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最耗时费力,让我们很头大。”福建省春秋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前来的纪检监察干部介绍,“技术专家来的时候,提出建立‘农业孪生系统’可以集气象环境监测、虫情监测与病虫害分析识别等功能于一体,这样我们只需安排少量人员重点关注模型预警的区域就可以,人力成本可以大大减少。”
要让各类农特产品从田间地头出村进城,走入千家万户,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农户收益。该县纪委监委还针对特色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多、资金量大等情况,重点关注各乡镇农业产业项目发展资金的申请、审批、拨付、使用等环节,重点纠治虚假领取、多头领取奖补资金问题。同时,深入摸排问题线索,严肃查处有关公职人员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切实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监督与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监督助力下,该县立足资源禀赋,打造出一批市场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名特优新”品牌和区域公共品牌,“德化梨”“德化黑鸡”“大铭生姜”“德化山茶油”等13个特色农产品先后获得农业农村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并拥有8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焕发出无限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