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县纪委监委网站 > 新闻信息 > 图片新闻 > 
德化双翰苏氏:翰墨传家人文兴盛 清正廉明官德流芳
2018-06-19 15:20:29    来源:泉州晚报

  险遭灭族蓄势再发

  据载,宋代石城苏氏,官居七品以上者达60多位,可谓贤良辈出、盛极一时。如此望族,却在宋末几乎惨遭灭族。

  南宋末年,元军逼近临安,朝廷危在旦夕,诏示天下忠臣义士勤王,苏奉礼十二世孙苏十万闻讯,尽倾家资充作军饷,募集义兵前往勤王。后临安陷落,苏十万在温州接驾入闽后,被封为殿前都指挥使,前后与元军相拒七载,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被围于七台山下水府,混战阵亡。

  在苏十万与元军抗衡之时,故土石城遭元军屠戮,几乎举族被灭,仅有几位族人侥幸脱逃。为保存家族血脉,他们分别逃往五个方向,几经辗转,十三世苏道远徙德化城郊草埔尾(今龙浔镇宝美村),为龙井始祖;苏道助携二子徙仙游大圳,为仙游大圳苏氏始祖;苏道隆子善保、善傅徙德化大安社常安(今春美乡双翰村),建新兴堂、世德堂祖祠,为双翰苏氏始祖;苏道益之子启昌徙杨梅中团美洋长坵头及尤溪等地,五世孙迁往岭头(今葛坑镇富地村)建梅岭堂,为梅岭始祖;苏道隐徙德化尤中里山坪头内洋(今大田县屏山乡内洋)建兴里堂,为山坪头苏氏始祖。

  当年元兵围剿石城,石城的苏氏宗祠、故居等几乎全遭焚毁,只留下13处宋代墓葬群,供苏氏后人凭吊。当地至今仍在沿用的20多个与苏氏有关的古地名,如苏坂、苏田、苏渠等,是苏氏一族数百年辉煌的见证。

  迁居双翰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苏氏慢慢恢复了元气,人文再次兴盛起来,出了许多翰林、举人、贡生。仅清乾隆、道光年间,就出了乾隆十六年(1795)进士、翰林院检讨苏发崐,道光十四年(1834)进士、翰林院待诏苏观茂两位翰林。出仕在外的有明崇祯庚午年任广西浔州府守备的苏贤,清乾隆年间任广东贵县、顺德知县的苏文明,乾隆间任晋江、台湾、沙县知县的苏调素等人。

  廉洁奉公爱民如子

  双翰苏氏历代贤达中,以“官德流芳”的苏履吉最为知名。苏履吉生于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字其旋,号九斋,他自幼好学,六岁入私塾启蒙,工于诗,“未弱冠,以诗受知学使陈春淑补博士弟子员”,二十二岁补廪。

  苏履吉虽出身书香人家,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其父非官宦之辈且辞世较早,因此,一直没有机会出仕,只得在家乡亦耕亦读。他二十九岁曾在双翰开设教馆,做了几年教书先生,35岁方才登拔萃科,钦点知县,分配到甘肃。

  尽管仕途波折、大器晚成,苏履吉金榜题名后“签发敦煌”,并没有趁机搜刮民脂民膏,在家乡亦耕亦读的经历和家族世代坚守的家风,让他深谙百姓疾苦,始终亲民爱民。

  “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这是苏履吉的为官之道,他所到之处,恤民惠政,善析冤狱。据史料记载,苏履吉为官清廉,不阿权贵,把百姓利益挂在心头,办案主张慎狱慎刑,要求办事唯求公正,刑罚唯秉科律,忌徇情枉法,百姓只需“知法不知恩”,断案人勿“曲直凭片纸”。

  《德化县人物志》中记载,为了替民申冤,在陇西,他甚至指派妻子张淑芳,与一女囚同寝共餐,了解其身世及案情。案犯依仗其出身权贵,有恃无恐,为非作歹,苏履吉俯察实情,侦破“夜半杀夫”奇案。

  两袖清风深受爱戴

  苏履吉心怀民生疾苦,爱民甚于爱金银。他赴陇为官后,时刻不忘出发时族叔长辈的支持与告诫,牢记着要当好官。在他的诗作《怀族中诸祖伯叔》写道:为借行资就道难,多蒙赠我上长安。马蹄春色劳鞭策,鹏翮秋风振羽翰。敢道宦途将利达,犹怜家计本贫寒。幸今无负诸公望,尚冀教余作好官。

  历仕边塞州县二十年,苏履吉一家人始终过着俭朴的生活,在家乡双翰,苏履吉家人生活与百姓无异,“妻还知俭亲浇菜,子亦安贫学种瓜”,他甚至在《家居》一诗感叹:俭朴行其素,贫穷任所安。高堂春昼永,菽水足承欢。

  甘肃河西走廊最西头的敦煌,苏履吉七年间“三知敦煌”,他“累请蠲除安西州征粮一千四百七十余石,草八千七百一十余束,‘民皆感戴’。”

  自嘉庆二十年(1815年)赴甘肃到回乡丁忧,历边塞约20年,足迹遍及甘肃陇东及河西,以及今青海、新疆的部分地区,二十年来,他不忘时时警醒自己:“为民父母官,视民皆赤子。民亦具天良,动以父母比。”

  苏履吉一生恤民惠政,廉洁奉公。苏履吉离别洮州时,曾出现士民“出郭相送三十余里”“跪列如堵墙”的动人场面。

  道光十年,狄道(今甘肃临洮县)人陆芝田在为《友竹山房诗草》作序时称:(苏履吉)弭节兰皋,请缨青海,再临安息,三至敦煌,业已县号“神君”、民呼“生佛”。

【责任编辑:刘荣兰】
版权所有 中共德化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德化县监察委员会 [闽ICP备10001760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技术支持:泉州网